关键词:

成语词典
序号 拼音 成语 出处 典故 例子
1 ē dǎng xiāng wéi 阿党相为 《汉书·诸葛丰传》:“今以四海之大,曾无伏节死谊之臣,率尽苟合取容,阿党相为,念私门之利,忘国家之政。” 阿党:偏袒、偏私一方。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、包庇。
2 ē qí suǒ hào 阿其所好 《孟子·公孙丑上》:“宰我、子贡、有若,智足以知圣人,污不至阿其所好。” 阿:曲从;其:他的;好:爱好。指为取得某人的好感而迎合他的爱好。 吾何能~为?(鲁迅《坟·摩罗诗力说》)
3 ē shí qū sú 阿时趋俗 阿:迎合。迎合时尚和世俗。 故办杂志者,当研究社会心理。然此决非~,只以顺其势而利导之耳。(恽代英《再复毕几庵书》)
4 ē yú chǎn mèi 阿谀谄媚 明·冯梦龙《喻世明言·裴晋公义还原配》:“只是这帮阿谀谄媚的,要博相国欢喜,自然重价购买。” 阿谀:迎合别人的意思,向人讨好;谄媚:巴结,奉承。说话做事迎合别人的心意,竭力向人讨好。
5 ē yú féng yíng 阿谀逢迎 《二程全书·伊川易传一》:“周之与否在君而已,不可阿谀奉迎求其比己也。” 阿谀:用言语恭维别人;逢迎:迎合别人的心意。奉承,拍马,讨好别人。 其时京师有一流棍,名叫李光,专一~,谄事令孜。(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二十二)
6 ē yú fèng chéng 阿谀奉承 明·东鲁古狂生《醉醒石》第八回:“他却小器易盈,况且是个小人,在人前不过一味阿谀奉承。” 阿谀:用言语恭维别人;奉承:恭维,讨好。曲从拍马,迎合别人,竭力向人讨好。
7 ē yú qǔ róng 阿谀取容 《汉书·匡衡传》:“而阿谀曲从,附下罔上,无大臣辅政之义。”《汉书·张释之传》:“以不能取容当世,故终身不仕。” 阿谀:曲意逢迎;取容:取悦于人。谄媚他人,以取得其喜悦。
8 āi āi fù mǔ 哀哀父母 《诗经·小雅·蓼莪》:“蓼蓼者莪,匪莪伊蒿,哀哀父母,生我劬劳。” 可哀呀可哀,我的父母啊!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,对父母病痛、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。 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,岂不问~情肠!(元·无名氏《小张屠》第一折)
9 āi āi yù jué 哀哀欲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 绝:断气,死。形容极其悲痛。 那安太太进门,一眼便看见姑娘,~的跪在那里……便一直的奔了姑娘去。(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二十回)
10 āi bīng bì shèng 哀兵必胜 《老子》第六十九章:“祸莫大于轻敌,轻敌几丧吾宝,故抗兵相加,哀者胜矣。” 原意是力量相当的两军对阵,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。后指受欺侮而奋起抵抗的军队,必定能取胜。 不,~!不要乐,要哀,何小姐能弹《易水吟》的谱子吗?(《啼笑因缘续集》一0回)
11 āi ér bù shāng 哀而不伤 《论语·八佾》:“子曰:‘《关雎》乐而不淫,哀而不伤。’” 哀:悲哀;伤:伤害。忧愁而不悲伤。比喻做事没有过头也无不及。 她喜欢打扮,愿意有朋友,可是这都不过是一些小小的、~的、青春的游戏。(老舍《四世同堂》四十三)
12 āi gǎn tiān dì 哀感天地 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一:“王闻失声号恸,哀感天地。” 形容极其哀痛,使天地都为之感动。
13 āi gǎn wán yàn 哀感顽艳 三国魏·繁钦《与魏文帝笺》:“咏北狄之遐征,奏胡马之长嘶,凄入肝脾,哀感顽艳。” 原意是指内容凄切,文辞华丽,使愚笨和聪慧的人同样受感动。后多用来指艳情的小说、戏曲、电影中的感人情节。 这封信却是骈四骈六的,足有三千多字,写得异常的~。(清·吴趼人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第七十一回)
14 āi gǎn zhōng nián 哀感中年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:“谢太傅(安)语王右军(王羲之)曰:‘中年伤于哀乐,与亲友别,辄作数是恶。’” 形容人到中年对亲友离别的伤感情绪。 神丹浪说解还童,~遇谢公。(清·丘逢甲《东北感春诗》)
15 āi gào bīn fú 哀告宾服 元·无名氏《延安府》第一折:“我见他慌悚踌躇,左支右吾,跪在街衢,哀告宾服。” 宾服:古指诸侯或边远部落按时朝贡,表示依服、服从。后泛指归顺、服从。指哀求饶恕,愿意服从。
16 āi hóng biàn yě 哀鸿遍野 《诗经·小雅·鸿雁》:“鸿雁于飞,哀鸣嗷嗷。” 哀鸿:哀鸣的鸿雁。比喻啼饥号寒的灾民。比喻在天灾人祸中到处都是流离失所、呻吟呼号的饥民。 旧社会,每逢水灾战乱,人民就被迫四处逃亡,~,一片凄凉。
17 āi huǐ gǔ lì 哀毁骨立 《后汉书·韦彪传》:“孝行纯至,父母卒,哀毁三年,不出庐寝。服竟,羸瘠骨立异形,医疗数年乃起。”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王戎虽不备礼,而哀毁骨立。” 哀:悲哀;毁:损坏身体;骨立:形容极瘦,只剩下骨架。旧时形容在父母丧中因过度悲伤而瘦得只剩一把骨头。 众亲戚已到,商量在本族亲房立了一个儿子过来,然后大殓治丧。蘧公子~,极尽半子之谊。(清·吴敬梓《儒林外史》第十二回)
18 āi lí zhēng shí 哀梨蒸食 南朝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轻诋》:“桓南郡每见人不快,辄嗔曰:‘君得哀家梨,当复不蒸食不?’” 将哀梨蒸着吃。比喻不识货。糊里糊涂地糟蹋好东西。
19 āi mò dà yú xīn sǐ 哀莫大于心死 《庄子·田子方》:“夫哀莫大于心死,而人死亦次之。” 指最可悲哀的事,莫过于思想顽钝,麻木不仁。 人说:“~。”我的心已经死了。我不该再到你们公馆里来,打扰你们。(巴金《家》二回)
20 āi sī háo zhú 哀丝豪竹 唐·杜甫《醉为马坠诸公携酒相看》诗:“酒肉如山又一时,初筵哀丝动豪竹。” 丝、竹:弦乐、管乐的通称;豪竹:粗大的竹管制成的乐器。形容管弦乐声的悲壮动人。 ~颂英烈,此是北昆跃进花。(茅盾《观北昆剧院初演〈红霞〉》)
21 āi sī rú cháo 哀思如潮 哀伤的思绪如同潮涌一般。形容极度悲痛。
22 āi tiān jiào dì 哀天叫地 哀:悲哀。悲哀地呼天喊地。形容悲痛至极。 平儿丰儿等哭的~,贾政心中也着了忙。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十五回)
23 āi tòng yù jué 哀痛欲绝 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十三回:“那宝珠按未嫁女之礼在灵前哀哀欲绝。” 伤心得要死。形容悲痛到了极点。 宝庆给大哥唱了一曲挽歌,直唱得泣不成声,~。(老舍《鼓书艺人》十七)
24 āi shēng tàn qì 唉声叹气 明·凌濛初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三十八:“终日价没心没想,哀声叹气。” 因伤感郁闷或悲痛而发出叹息的声音。 我看你脸上一团私欲愁闷气色!这会子又~,你那些还不足,还不自在?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三十三回)
25 āi fēng jī fèng 挨风缉缝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卷七:“但有一二分才貌的,那一个不挨风缉缝,央媒说合。” 比喻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找门路。
26 āi jiā āi hù 挨家挨户 一家一户,户户不漏。挨,依次,顺次。 自从他作了副县长,随着白巡长~地收铜铁,他的美誉便降落了许多。(老舍《四世同堂》七四)
27 āi jiān bìng zú 挨肩并足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·钱秀才错占凤凰俦》:“那山中远近人家,都晓得高家新女婿才貌双全,竟来观看,挨肩并足,如看神会故事的一般热闹。” 形容人群拥挤。
28 āi jiān cā bǎng 挨肩擦膀 元·刘君锡《来生债》第一折:“你怎么偏要挨肩擦膀的,舒着手往我怀里摸甚么?” 指身体相贴近。也形容人群拥挤。 那两边围看的,~,不知其数。(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四二回)
29 āi jiān cā bèi 挨肩擦背 明·冯梦龙《醒世恒言》第三十四卷:“常常走到厨房下,挨肩擦背,调嘴弄舌。” 形容人多拥挤。 引惹得那楼下看灯的人,~,仰望上瞧。(明·兰陵笑笑生《金瓶梅词话》第十五回)
30 āi jiān cā liǎn 挨肩擦脸 《脂砚斋重评石头记》六五回:“贾珍便和三姐挨肩擦脸,百般轻薄起来。” 挨:靠近。擦,接触。形容狎昵之状。
31 āi jiān dā bèi 挨肩搭背 《官场维新记》第九回:“小玉凤见是警察局的大人到了,连忙抛了各客,溜进房间里来,与袁伯珍挨肩搭背的坐在一块儿。” 挨肩:肩和肩相靠。搭背:手搭在别人背上。形容极其亲昵的样子。 看她俩挨肩搭背的样子,就知道是一对好朋友。
32 āi mén zhú hù 挨门逐户 挨家挨户,一家也没有漏掉。 写出岳元帅父子受屈情节,~的分派;约齐日子,共上民表,要替岳爷申冤。(清·钱彩《说岳全传》第六十一回)
33 āi sān dǐng wǔ 挨三顶五 明·冯梦龙《平妖传》:“众人挨三顶四,簇拥将来,一个个伸出手来,求太医看脉。” 形容人多,连接不断。 但见红尘滚滚,车马纷纷,许多商贩客人驮着货物,~的进店安歇。(明·冯梦龙《古今小说》卷五)
34 āi shān sè hǎi 挨山塞海 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“那日观看的人,何止挨山塞海。” 形容人极多而拥挤不堪。
35 ǎi rén kàn chǎng 矮人看场 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七:“正如矮人看戏一般,见前面人笑,他也笑,他虽眼不曾见,想必是好笑,便随他笑。”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,自己没有主见。也比喻见识不广。 是真是假,要弄个明白,不能~,人云亦云。
36 ǎi zǐ kàn xì 矮子看戏 《朱子语类》卷二十七:“正如矮人看戏一般,见前面人笑,他也笑,他虽眼不曾见,想必是好笑,便随他笑。” 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,自己没有主见。也比喻见识不广。 ~何曾见,都是随人说短长。(清·赵翼《诗论》诗)
37 ǎi rán kě qīn 蔼然可亲 清·李渔《十二楼·夺锦楼》:“小江的性子,在家里虽然倔强,见了外面的朋友也还蔼然可亲。” 形容态度和气,使人愿意接近。 早有那般世谊同年,见他翩翩风度,~,都愿和他亲近进来了。(清·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第三十八回)
38 ǎi rán rén zhě 蔼然仁者 唐·韩愈《答李翊书》:“仁义之人,其言蔼如也。” 对人和善的有仁德的人。 子恺为他家华瞻写的文章,真是‘~’之言。(朱自清《儿女》)
39 ài bié lí kǔ 爱别离苦 《瑜伽师地论》卷六十一:“云何爱别离苦?当知此苦,亦由五相。”宋·释道原《景德传灯录》卷二十三:“问:‘如何是至极之谈?’曰:‘爱别离苦。’” 佛家语,指亲爱的人离别的痛苦。
40 ài bó ér qíng bù zhuān 爱博而情不专 唐·韩愈《与陈给事书》:“夫位益尊则贱者日隔,伺候于门墙者日益进,则爱博而情不专。” 对人或事物的喜爱很广泛,而感情不能专一。 在这三条路里,我将选择那一条呢?我惭愧自己是个‘~’的人;虽者想着只选定一条路,却总丢不下别的。(朱自清《那里走》)
总共:325页,13000条记录,当前页:1 下一页 | 最后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