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语词典 |
序号 |
拼音 |
成语 |
出处 |
典故 |
例子 |
1 |
bǎi zhé bù náo |
百折不挠 |
汉·蔡邕《太尉乔玄碑》:“其性庄,疾华尚朴,有百折不挠,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。” |
折:挫折;挠:弯曲。比喻意志坚强,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,毫不动摇退缩。 |
汉阳民军总司令黄兴,系湖南长沙县人,向来主张革命,屡仆屡起,~。(蔡东藩、许廑父《民国通俗演义》第三回) |
2 |
bǎi zú zhī chóng,sǐ ér bù jiāng |
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 |
三国魏·曹冏《六代论》:“百足之虫,至死不僵,以扶之者众也。” |
百足:虫名,又名马陆或马蚿,有十二环节,切断后仍能蠕动。比喻势家豪族,虽已衰败,但因势力大,基础厚,还不致完全破产。 |
古人有言:“~”,如今虽说不似先年那样兴盛,较之平常仕宦人家,到底气象不同。(清·曹雪芹《红楼梦》第二回) |
3 |
bài xiù què jīn |
摆袖却金 |
唐·韩愈《顺宗实录》:“执谊为翰林学士,受财为人求科第,夏卿不就应乃探囊中金以内夏卿袖,夏卿……摆袖引身而去。” |
比喻为人廉洁,不受贿赂。 |
|
4 |
bài dé rǔ xíng |
败德辱行 |
|
败坏道德和操守。 |
|
5 |
bài gǔ zhī pí |
败鼓之皮 |
唐·韩愈《进学解》:“牛溲马勃,败鼓之皮,俱收并蓄,待用无遗者,医师之良也。” |
败:破旧。破鼓皮可作药材。比喻虽微贱,却是有用的东西。 |
|
6 |
bài jūn zhī jiàng |
败军之将 |
《吴越春秋·勾践入臣外传》:“臣闻……败军之将,不敢语勇。”《史记·淮阴侯列传》:“臣闻败军之将,不可以言勇;亡国之大夫,不可以图存。” |
打了败仗的将领。现多用于讽刺失败的人。 |
~,荷蒙厚恩,无可以报,愿施犬马之劳,不须张弓只箭,径取成都。(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三回) |
7 |
bài lín cán jiǎ |
败鳞残甲 |
宋·张元《咏雪》:“战退玉龙三百万,败鳞残甲满空飞。” |
败:毁坏。残败零碎的鳞甲,比喻满空飞舞的雪花。 |
|
8 |
bài liǔ cán huā |
败柳残花 |
元·白朴《墙头马上》三折:“休把似残花败柳冤仇结,我与你生男长女填还彻,指望生则同衾,死则共穴。” |
败:衰败。残:凋残。凋残的柳树,残败了的花。旧时用以比喻生活放荡或被蹂躏遗弃的女子。 |
|
9 |
bài dǎo yuán mén |
拜倒辕门 |
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三回:“若非一部全史瞭然于中,何能如此。妹子唯有拜倒辕门了。” |
辕门:将帅行辕或军营的大门。形容对别人佩服之至,自愿认输。 |
|
10 |
bài ēn sī shì |
拜恩私室 |
《北史·王晞传》:“受恩天朝,拜恩私室,自古以为干纪。” |
指感谢有权势的人的推荐提拔。 |
你说得不错,于今“受职公堂,~”者,比比皆是。(高阳《胭脂井》) |
11 |
bài jiàng fēng hóu |
拜将封侯 |
元·无名氏《暗度陈仓》第一折:“我也曾陋巷淹留,贫寒常受,红尘火,今日个拜将封侯,才得个名成就。” |
拜为将领,封为列侯。古代形容功成名就,官至极品。 |
|
12 |
bài guān yě shǐ |
稗官野史 |
《汉书·艺文志》:“小说家者流,盖出于稗官,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。” |
稗官:古代的一种小官,专给帝王搜集街谈巷语,道听途说,以供省览,后称小说或小说家为稗官。指旧时的小说和私人编撰的史书。 |
如今我要将这碑记付给文人墨士,做为~,流传海内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七十回) |
13 |
bān jīng dào gù |
班荆道故 |
《左传·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伍举奔郑,将遂奔晋。声子将如晋,遇之于郑郊,班荆相与食,而言复故。” |
班:铺开;道:叙说。用荆铺在地上坐在上面谈说过去的事情。形容老朋友在路上碰到了,坐下来谈谈别后的情况。 |
一次邂逅相逢,一次~,竟使一位艺术殉道者在冥冥里忽闻天籁,于混沌中顿悟禅机。”(李存葆《伏虎草堂主人》) |
14 |
bān mén nòng fǔ |
班门弄斧 |
唐·柳宗元《王氏伯仲唱和诗序》:“操斧于班、郢之门,斯强颜耳。”宋·欧阳修《与梅圣俞书》:“昨在真定,有诗七八首,今录去,班门弄斧,可笑可笑。” |
在鲁班门前舞弄斧子。比喻在行家面前卖弄本领,不自量力。 |
闻得亭亭姐姐学问渊博,妹子何敢~,同他乱谈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五十二回) |
15 |
bān shī huí cháo |
班师回朝 |
明·罗贯中《三国演义》第一百回:“后主(刘禅)下诏,宣孔明班师回朝,” |
班:调回。调动出征的军队返回首都,指出征的军队胜利返回朝廷。 |
|
16 |
bān bó lù lí |
斑驳陆离 |
战国楚·屈原《离骚》:“纷总总其离合兮,斑陆离其上下。” |
斑驳:色彩杂乱;陆离:参差不一。形容色彩纷杂。 |
铜器一,器大可合抱,重数十斤,侧有双环,不知何用,~,瓶亦古。(清·蒲松龄《聊斋志异·古瓶》) |
17 |
bān chún dì shé |
搬唇递舌 |
元·无名氏《南珍珠马·情》:“平白地送暖偷寒,猛可的搬唇递舌。” |
挑拔是非。 |
不似你这个两闲白面,~的歹弟子孩儿。(《古今杂剧·翠红乡儿女两团圆》 |
18 |
bān jīn bō liǎng |
搬斤播两 |
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第十八卷:“如今这些贪人,拥着娇妻美妾,求田问舍,损人肥已,搬斤播两,何等肚肠。” |
专从细小的斤两上动脑筋。 |
|
19 |
bān nòng shì fēi |
搬弄是非 |
元·李寿卿《伍员吹箫》第一折:“他在平公面前,搬弄我许多事非。” |
搬弄:挑拔。把别人的话传来传去,有意挑拔,或在背后乱加议论,引起纠纷。 |
况三姑六婆,里外搬弄是非,何能不生事端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十二回) |
20 |
bān shí zá jiǎo |
搬石砸脚 |
|
比喻本来想害别人,结果害了自己。 |
|
21 |
bǎn shàng zǒu wán |
阪上走丸 |
《汉书·蒯通传》:“边城皆将相告曰:‘范阳令先下而身富贵’,必相率而降,犹如阪上走丸也。” |
阪:斜坡;丸:弹丸。象在斜坡上滚弹丸。比喻形势发展迅速或工作进行顺利。 |
|
22 |
bǎn shàng dìng dīng |
板上钉钉 |
|
比喻事情已经决定,不能改变。 |
|
23 |
bǎn bǎn liù shí sì |
版版六十四 |
清·范寅《越谚·数目之谚》:“版版六十四,铸钱定例也,喻不活。” |
形容做事死板,不知变通。 |
|
24 |
bàn bì jiāng shān |
半壁江山 |
清·蒋士诠《冬青树·提纲》:“半壁江山,比五季朝廷尤小。” |
半壁:半边;江山:比喻国家疆土。指在敌人入侵后残存或丧失的部分国土。 |
文天祥辗转回到永嘉,面对南宋王朝的~,心中感慨万千。 |
25 |
bàn bù lún yǔ |
半部论语 |
宋·罗大经《鹤林玉露》卷七:“赵普再相,人言普山东人,所学止《论语》……太宗尝以此论问普。普略不隐,对曰:‘臣平生所知,诚不出此。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,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。’” |
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《论语》的夸赞之辞,掌握半部《论语》,人的能力就会提高,就能治理国家。 |
况且从前古人以~治天下,就是半部亦何妨。(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六十四回) |
26 |
bàn chóu bù nà |
半筹不纳 |
元·李文蔚《燕青博鱼》第一折:“往常时我习武艺学兵法,到如今半筹也不纳。” |
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。 |
万骑交驰,两军相见,咱手里~。(元·朱凯《昊天塔》第二折) |
27 |
bàn gān bù gà |
半间不界 |
《朱子语类·论语二九》:“便是世间有这一般半间不界底人,无见识,不顾理之是非一味漫人。” |
间、界:今作:“尴尬”。比喻肤浅、不深刻,或做事不彻底。 |
|
28 |
bàn jié rù tǔ |
半截入土 |
宋·苏轼《东坡志林》卷十二:“汝已半截入土,犹争高下呼?” |
截:段。半段身子埋入土内。比喻人在世不久了。 |
差多了,差多了!人到三十五,就半截入土了。(老舍《谁先到了重庆》第一幕) |
29 |
bàn jīn bā liǎng |
半斤八两 |
宋·释普济《五灯会元》卷十一:“问:‘来时无物去时空,二路俱迷,如何得不迷去?’师曰:‘秤头半斤,秤尾八两。’”宋·释惟白《建中靖国续灯录》:“踏着秤锤硬似铁,八两元来是半斤。” |
八两:即半斤。一个半斤,一个八两。比喻彼此一样,不相上下。 |
众将看他两个本事,都是~的,打扮也差不多。(明·施耐庵《水浒全传》第一百七回) |
30 |
bàn lù chū jiā |
半路出家 |
明·吴承恩《西游记》第三十二回:“这和尚是半路出家的。” |
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。比喻中途改行,从事另一工作。 |
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,写啊改啊,改啊写啊,终于写出了好作品,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~的作家。(公今度《长短录》) |
31 |
bàn miàn zhī jiāo |
半面之交 |
晋·袁彦伯《三国名人序赞》:“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” |
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。意谓交情不深。 |
我与道友未~,此语从何而来。(明·许仲琳《封神演义》第六十二回) |
32 |
bàn miàn zhī jiù |
半面之旧 |
晋·袁彦伯《三国名人序赞》:“且观世人之相论也,徒以一面之交,定臧否之决。” |
意指只见过一面的人。 |
初应进士时,中朝无缌麻之亲,达官无~。(唐·白居易《与元九书》) |
33 |
bàn qīng bàn huáng |
半青半黄 |
《朱子全书·学》:“今既要理会,也要理会取透,莫要半青半黄,下梢都不济事。” |
农作物还没有长好,青黄相接。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。 |
|
34 |
bàn shēn bù suí |
半身不遂 |
|
遂:通“随”,顺从。原为医学病症名,指半边身体不能随意转动。有时比喻诗文部分好,部分不好,不够匀称。 |
|
35 |
bàn sǐ bù huó |
半死不活 |
|
形容筋疲力尽,精神不振的样子。 |
想跑,水裹住他的脚,他就那么~的,低着头一步一步的往前曳。(老舍《骆驼祥子》十八) |
36 |
bàn tú ér fèi |
半途而废 |
《礼记·中庸》:“君子遵道而行,半途而废,吾弗难已矣。” |
废:停止。指做事不能坚持到底,中途停顿,有始无终。 |
如果就此请假回国,这里的事~,将来保举弄不到,白吃一趟辛苦。(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十六回) |
37 |
bàn tuī bàn jiù |
半推半就 |
元·王实甫《西厢记》第四本第一折:“半推半就,又惊又爱,檀口揾香腮。” |
推:抵拒,推托;就:靠拢,迎上去。一面推辞,一面靠拢上去。形容装腔作势假意推辞的样子。 |
与其学那俗态,~,耽搁工夫;据俺主意,不如从实收了,倒也爽快。(清·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回) |
38 |
bàn tūn bàn tǔ |
半吞半吐 |
|
形容说话含糊不清,不直截了当。 |
你这大汉毕竟为甚杀他?从实说来!你莫~,俺不明白。(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八回) |
39 |
bàn xìn bàn yí |
半信半疑 |
三国魏·嵇康《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》:“苟卜筮所以成相,虎可卜而地可择,何为半信而半不信耶?” |
有点相信,又有点怀疑。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。 |
尽管大家都这么说,他还是~。 |
40 |
bàn yè sān gēng |
半夜三更 |
元·马致远《青衫泪》第三折:“这船上是什么人,半夜三更,大呼小叫的。” |
一夜分为五更,三更是午夜十二时。指深夜。 |
他常常工作到~。 |
总共:325页,13000条记录,当前页:10 首页 | 上一页 | 下一页 | 最后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