分享知识,分享快乐
粽子在最早出口时,名称是一段冗长的名词解释,随着时间的推移,粽子被许多国家民众所熟知和喜爱,也回归于自己的名字“zongzi”。与其类似,二胡、太极、脸谱、阴阳、麻婆豆腐等带有浓厚“中国风”的事物,也都经历了从意译到音译的循序渐进。这段文字意在说明:
A.带有浓厚“中国风”的事物更适宜意译
B.文化的国际认同从来都是润物无声
C.推广中国传统文化需要有文化自信
D.跨国文化交流,是一张既知己,又知彼的往返票
文段开头以“粽子”为例,讲述了其从意译到音译的过程,“随着时间的推移”体现出了要得到认同需要时间的积淀,循序渐进,之后又引出了其他一些带有浓厚“中国风”的事物,也强调这些事物经历了从意译到音译循序渐进的过程,所以文段意在强调,对于文化的认同是一个潜移默化,循序渐进的过程,对应B项。A项“更适宜意译”文段没有体现出来,文段没有对“意译”和“音译”进行比较,排除。C项“文化自信”文段未提及,无中生有,排除。D项强调跨国文化交流要知己知彼,而文段重在阐述文化认同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,偏离文段中心,排除。故正确答案为B。